$京东(NASDAQ|JD)$$阿里巴巴-W(HK|09988)$$美团-WR(HK|83690)$
文:互联网江湖 作者:刘致呈
最近,即时零售“三国杀”又出现了新玩法:
盒马的商业模式,开始在即时零售的战场上被大面积复制。
先看美团方面,现在一边宣布即日起正式推出“浣熊食堂”,用以全面实现外卖的品质升级;另一边又有消息称,美团旗下硬折扣超市项目正式命名为“快乐猴”,将于今年8月正式开店,整体商业模式对标盒马NB,主打硬折扣。
如果再加上刚刚才被“提拔”的小象超市,美团这一整套组合拳可不就是在构建“美团版盒马”吗?
再来说京东,曾经拿来对标盒马的“七鲜”现在也得到了重用,不仅直接将“京东买菜”入口正式更名为“京东七鲜”,而且最近开业的七鲜美食MALL,主打的也是品质餐饮、品质外卖服务。整体打法同样一股子“京东版盒马”的味儿。
那么对此,作为“正主”的阿里是什么反应?
除了继续砸钱补贴外,阿里集合了飞猪、饿了么们,但唯独没有叫上盒马,仿佛遗忘了一般……
一边是美团们的苦苦追寻,视若珍宝;一边是阿里的放之不用,如若敝履,这还真应了那句: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,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。
不过言归正传,现在美团跟京东,为什么都在复制盒马?这背后的战略思考是什么?同时最关键的,盒马为什么还没有被划入阿里即时零售的生态圈?
即时零售,卷入2.0时代?
其实,即时零售从线上卷到线上线下一体化,从拼低价,转战到拼品质供给这事儿,是个必然选择。
就像小米等互联网手机品牌们,一开始只有线上销售,但为什么后来也开始学习OV们,走一体化运营?
答案是,线上的品牌效应可以直接带动线下的销售,而线下的规模销量,又可以传递给品牌供应链及时进行优化升级,这是对用户消费市场的进一步深耕,也是对整个零售产业链条经济更加全面地带动。
所以在上个月,美团发文称要全面拓展即时零售业务,推动零售新业态提质升级。
主要包括:全面拓展闪购品类,在3C家电、生鲜食品等品类持续优化体验;大力加码小象超市,不断扩大覆盖区域,逐步拓展到所有一二线城市,为用户带来更多产区、更具特色的生鲜食杂商品。
对于这则公告,不知道有没有人反应过来,美团拓展闪购确实很好理解,但是为什么要加码小象超市们呢?它们对即时零售大战的意义在哪里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