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:

今天是:

景创财经

今天是:

今天是:

菜鸟无人车“狂飙”:雷声有多大,雨点就有多小

证券之星 2025-07-12 0浏览量

(原标题:菜鸟无人车“狂飙”:雷声有多大,雨点就有多小)

文:互联网江湖 作者:刘致呈

菜鸟终于“扬眉吐气”了一把。

最近,菜鸟公众号发了一则消息:菜鸟与万辰集团旗下的零食品牌来优品合作,在合肥投入了十余辆无人车,承担从菜鸟仓到来优品门店的补货工作。

菜鸟无人车,在商业的路上又向前迈了一步 。

十余辆无人车的合作规模是个什么水平呢?

按照618菜鸟发布的新款无人车GT-Lite的优惠价格,一台只要1.68万,按照19台数量计算,合作金额约32万元。

这个金额规模,也就是我同事跟小米的“重大战略”合作差不多——他下定了一辆小米YU7。

这个体量的合作规模,什么时候开始也算大新闻了?

当然,这个价格计算其实不严谨,毕竟菜鸟无人车GT-Lit的首发海报下面还有两行字:“限时大定;2000抵7000元,优惠后价格:车体价格1.68w,FSD服务费:2w/年”。

要是算上FSD的价格,合作金额怕是要再翻上一倍了。毕竟还是大公司有实力,菜鸟跟万辰的合作,比我同事跟小米的合作,足足高了一倍有余。

无人车商业化:雷声有多大,雨点就有多小

不只是与零食品牌合作,根据菜鸟公众号发布的消息,7月8日,申通快递与菜鸟无人车达成战略合作,并表示:“助力申通快递冲刺年内用车2000辆目标”。

“助力……冲刺……2000辆目标”。这就好像你向领导拍胸脯保证说,今年你的目标是要做600个PPT。

但关键问题是,如果申通实现了2000辆的无人车目标,这2000辆无人车都会用菜鸟自家的吗?

可能未必。

今年3月份,九识智能与申通开启战略合作,双方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。4月份还搞了一场无人车场景化应用推介全网直播。

在无人车合作上,申通也有PLAN B。

菜鸟这么着急把目标拿上台面,其实反倒表明了一点:无人车尚处于商业化落地的初级阶段,拿得出手的商业化案例还是有些少了。

勉强能拿得出手的也就是与申通的合作,“目标销量”毕竟也是销量。

在我看来,其实菜鸟未必需要这么着急宣传规模化落地的成绩,与其拿几十万规模订单和“冲刺”目标来当标杆案例,倒不如扎实推进业务,然后静待时机,打造真正有说服力的量产落地案例。

隔壁自动驾驶行业,就有前车之鉴。

过去毫末智行背靠长城汽车,号称“城市辅助驾驶量产第一”,毫末智行董事长张凯、CEO顾维灏在品牌日活动中竟直接表示,毫末智行稳居“中国量产自动驾驶第一名”。

话说得太满,未必就是好事儿。当初喊出“量产第一”的毫末智行,怎么会想到后来长城汽车两手押注投了元戎启行?最近,就连张凯也被传出离职消息,身为董事长,怕是也要接着去投简历了。

对于菜鸟而言,既然已经在规模化上落后,那就不如坦然接受,然后扎实推进业务,未必不能背靠阿里打一场漂亮的反击战。

显然,无人车的规模化落地还远未到终局。

7月6日,新石器无人车与深圳市汽车租赁行业协会签署协议,根据协议,深汽租协及其合作伙伴将累计采购1000台新石器无人车及其配套技术服务。

值得注意的是,新石器公布的是协议累计“采购”数量。

公开数据,新石器无人车已在全球15个国家、250个城市累计交付部署无人车近6000辆。

九识智能方面,公开数据显示,截至 2024年底,在手订单超万台,累计交付超3000台。天眼查APP显示,九识智能今年4月份完成了近3亿美元的B轮融资。

标签: [db:标签]
文章来源声明:[db:信息来源] 新浪财经
留言与评论(共有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